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三是世界慢阻肺日。2021年11月17日是第20个“世界慢阻肺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健康呼吸,无与伦比”。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简称“慢阻肺”,COPD), 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,被称为呼吸道疾病中最“不动声色”的隐形杀手。其症状可有慢性咳嗽、咳痰、喘息、胸闷、呼吸困难、气短等,还可合并肺心病、等多种并发症,不仅严重影响呼吸系统,也可以引起全身病变,导致丧失劳动力,生活质量降低,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等,严重影响疾病预后和生活质量。
城阳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代先慧介绍,慢阻肺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老慢支”和“肺气肿”,主要包括三个症状:长期慢性咳嗽、咳痰以及在活动时呼吸困难。它是可预防、可治疗的慢性疾病,其防治核心在于“早诊早治、长期管理”。早发现、早干预,能有效防止慢阻肺的发生,或者减缓疾病进展,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有很大提高。
日常中,许多慢阻肺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,他们认为慢阻肺是慢性病,危害不大,误认为症状不严重、不需用药或停止用药。代先慧强调,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。治疗慢阻肺的目标主要是缓解症状、减少急性加重、提高生活质量,只有坚持长期规范治疗才能稳定病情。无论慢阻肺的症状得到缓解,或是自我感觉良好,都应该谨遵医嘱,而不是自作主张减药、换药,甚至是停药。另外,冬季是慢阻肺的高发期,慢阻肺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,做好预防措施,坚持长期规范治疗,平安过冬。
如何预防慢阻肺?
1、戒烟。戒烟是预防、阻止慢阻肺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措施,戒烟任何时候都不晚,不吸烟者要尽量远离吸烟环境,避免被动吸烟。
2、减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。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粉尘的人群应做好劳动保护。
3、减少室内空气污染。保持在室内空气新鲜,避免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及油烟等。
4、室外天气不好时做好防护。空气污染及雾霾天气时要加强个人防护。
5、防治呼吸道感染。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,秋冬季节注射流感疫苗,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治疗。
6、加强身体锻炼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、爬山等。
7、呼吸功能锻炼。通过做呼吸瑜伽、呼吸操、唱歌、吹口哨、吹气球等进行呼吸功能锻炼。
8、耐寒能力锻炼。可采取从夏天开始用冷水洗脸;每天坚持户外活动等方式锻炼耐寒能力。
9、定期健康体检。长期吸烟者、反复呼吸道感染者等慢阻肺高危人群,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,包括肺部影像学的检查,肺功能的检测等。